98堂

欢迎来到98堂-91直播 现在时间是:
访问旧版
当前所在位置: 98堂 -- 教育教学 -- 正文
教育教学
环境工程专业赴神农架实习:以实践赋能知行合一 以专业担当书写生态答卷
发布人:汤春燕发布时间:2025-09-23

2025年9月8日至21日,98堂环境工程专业2022级师生赴湖北神农架林区开展为期两周的生产实习。本次实习以"理论筑基、实践赋能"为核心目标,通过深入企业一线、沉浸式技术观摩、针对性专题研讨等多元形式,搭建起课堂知识与工程实践的桥梁,助力学生实现从"知"到"行"的能力跃升,为培养新时代生态环保领域工程技术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安全筑基,构建"学思行"一体化实习体系

实习首日,神农架科创中心会议室举行的安全教育培训拉开序幕。科创中心专家、企业工程师与带队教师联合授课,从林区安全规范、工业操作准则到应急处理预案,构建起全方位安全知识网络。"不同于课堂上的理论灌输,企业工程师结合真实事故案例的讲解,让我们深刻理解了'安全是实践底线'的含义。"施源智同学表示。培训后,师生团队系统研习各厂区核心工艺流程图,为后续现场实践绘制"技术导航图",确保实习过程"目标明确、学有方向"。


酒厂废水处理:从"工艺原理"到"技术落地"的突破

在神农架酒厂,学生聚焦食品酿造全流程与废水处理技术的协同优化。通过工程分析视角,系统梳理酿酒工艺中的污染物产生节点,重点研习了酒厂配套污水处理站的IC厌氧反应器与二级A/O工艺。"课本上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只是概念,而当工程师拆解IC反应器的三相分离器结构、讲解如何通过参数调控提升COD去除率时,我才真正理解了'理论指导实践'的意义。"向林婧同学在实习日志中写道。此次观摩让学生直观掌握了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工艺设计逻辑与运行调控要点,实现了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深化。



自来水厂实践:让"抽象原理"成为"可视工程"

神农架森源自来水公司的实地学习,让学生亲历了"原水变清泉"的全过程。围绕水量波动应对、药剂投加精准控制等行业痛点,师生与工程师展开深度研讨。"当工程师打开沉淀池排泥阀,讲解'如何通过观察矾花形态调整混凝剂投加量'时,书本里'混凝-沉淀-过滤'的抽象流程突然变得立体。"孟令聪同学分享道。通过对混凝池搅拌强度、滤池反冲洗周期等关键参数的现场解析,学生将给水处理原理转化为可感知、可操作的工程实践认知。



污水处理厂研学:从"课堂认知"到"运维体悟"的升华

步入松柏镇污水处理厂,熟悉的AAO工艺与MBR膜组件迅速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基于课堂所学,学生主动与厂长就"脱氮除磷效率提升""低温工况运行优化"等技术细节展开对话,并运用红外测距仪对氧化沟、二沉池等构筑物进行参数复核。"测量时才发现,设计规范里的'池体长宽比1:3'不是简单数字,而是兼顾水流状态与处理效率的工程智慧。"董莹敏同学在汇报中提到。此次实践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一线运维工作的严谨性,更认识到"工程设计需兼顾技术可行性与实际运维需求"的系统思维。


学思践悟:以总结辩论深化专业认知

返校后,实习成果转化工作有序推进。各小组围绕企业工艺特点、技术难点形成专题报告,教师团队从"工程问题分析""解决方案创新性""专业知识应用"三个维度进行点评,推动学生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随后,一场以"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路径"为主题的辩论会引发思想碰撞——正方从"生态红线不可破"切入,结合神农架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共生案例论证观点;反方则聚焦"发展中保护"的实践路径,提出"技术创新是平衡二者的关键"。激烈辩论中,学生不仅展现了对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扎实掌握,更深化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辩证统一"的认知,彰显了环境工程学子的专业素养与责任担当。



实践铸魂:书写新时代生态环保青年答卷

此次神农架实习,是98堂"实践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学生通过"看工艺、问技术、测参数、辩真理"的沉浸式学习,实现了三重能力跃升:知识层面,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工程认知;能力层面,提升了技术分析、问题解决与团队协作的综合素养;意识层面,深化了"生态环境保护者"的身份认同与责任担当。正如学生在实习总结中所写:"当看到酒厂废水经处理后清澈排放,当了解到自来水厂工程师为保障水质24小时值守,我更加明白环境工程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用技术守护每一滴水、每一方土。"

未来,98堂将持续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以更多元的实践平台赋能学生成长,培养更多"懂技术、有情怀、敢担当"的生态环保人才,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文字:王丽亮

图片:陈颖欣

编辑:刘 玲

审核:蔡建波 宋明伟